編者按:從7月14日開始,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巴西、阿根廷、委內瑞拉和古巴。出訪加大了中國在拉美國家的經濟存在,深化了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貿關系。巴西、阿根廷、委內瑞拉都是拉美地區主要油氣資源國,中國石油與古巴也有近10年的合作時間。因此,能源合作是習主席此次出訪的重要領域。
以此為契機,我們在此集中介紹中拉油氣合作情況,以饗讀者。
7月中下旬,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拉美之行,沸騰了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大陸。1993年就是從這里開始,中國石油走進秘魯,邁出“走出去”的第一步,掀開了中國石油工業海外業務的歷史篇章,也點燃中拉油氣合作的星星之火。
20余年來,中國與拉美油氣合作走過了一條艱辛奮斗的發展歷程,換來碩果盈枝。1993年,中國石油接手秘魯開發百年的塔拉拉油田,在先后打出多口干井后,中國石油人用堅守和智慧,攻克了難題,堅定了“走出去”的信心。1997年,中國石油中標委內瑞拉陸湖項目,正式進入國際石油競技場。然而發展之路依舊坎坷,先有歐佩克限產,后有拉美國家“國有化”運動,中國石油人肩負祖國重托,以智慧和毅力,化解了一個又一個挑戰,先后開拓了厄瓜多爾、哥倫比亞、哥斯達黎加等市場,管理著多個油田開發項目、勘探區塊和煉廠項目,把拉美地區建成了中國石油重要的海外油氣合作區。
20年過去,拉美油氣合作不僅成為中國石油“走出去”的縮影,也成為海外油氣業務務實創新合作的典范。從中國石油經驗豐富、風險最低的老油田開發項目開始,延伸到滾動勘探、風險勘探,再到新油田產能建設項目;先穩扎穩打陸上油氣投資發展,再在時機成熟時試水深海;從常規油氣開發發展到非常規與常規油氣并舉,從單一的上游業務拓展到上中下游規模一體化的發展新格局……中國石油以戰略視角和穩健務實的作風,成功開拓出一條油氣發展道路。
如今,當年塔拉拉的星星之火已成為中拉油氣合作熾熱的事業之火。中國石油人不負祖國重托,更沒有辜負中拉人民的友誼,走出了一條與資源國“互利共贏、互為需求、上中下游股權對等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”的合作共贏之路。
回首過去,中國石油立足根本,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等,強力支撐拉美油氣工業進步,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。20余年來,中國石油在拉美地區累計生產原油超過1億噸。尤其是近年來,原油作業產量連續6年超過1000萬噸,超產幅度和陸續上產幅度在中國石油海外企業中位居前列。尤為重要的是,中國石油充分發揮貿易優勢,確保了拉美地區油品銷售渠道多元化,減少了拉美油品市場風險。
合作共贏更在于在對方困難時期的不離不棄。在拉美推行石油“國有化”政策,油氣投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情況下,很多西方石油公司相繼退出,中國石油卻選擇了堅守和堅持。
進入21世紀以來,正是本著“合作共贏”理念,中國石油積極順應拉美油氣合作發展趨勢,創新合作方式,在上中下游積極組建合資公司,并以小股東身份深度參與公司管理,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,支撐了拉美國家油氣經濟發展,同時也維護了中方利益。目前,在油氣投資領域,中國石油除了在擔當作業者的厄瓜多爾安第斯項目和秘魯6/7區項目外,在其余項目都是小股東。
中拉油氣合作共贏更是智慧的結晶。在合作中,雙方創新思維,激發合作潛力,發揮各自優勢,形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,最終換來“1+1>2”的發展紅利。在委內瑞拉MPE3增產項目中,中國石油將融資與商務相結合,推行“金融與能源一體化”戰略,在委方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幫助其實現了增產需求。此外,雙方發揮委方在資源和中方在資金、技術的各自優勢,上游開展油氣投資合作,中游發揮貿易優勢,下游共建煉廠,利用一體化合作使雙方利益關系更為緊密,實現了共同發展。
在實現油氣業務整體發展的同時,中國石油積極投身資源國公益事業,為拉美人民送去先進的生產方式,幫助當地人民脫貧致富,改善醫療衛生和教育條件,用真誠和真心與拉美地區民眾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。截至目前,中國石油在拉美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直接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,受益群眾和扶貧幫困對象超過26萬人,獲得資源國政府和所在社區的普遍好評與稱贊。
互利共贏的油氣合作,正帶來中國石油海外發展的新篇章,也將為拉美人民實現百年強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。
專家觀點
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員吳白乙:
當前,中國與拉美地區能源合作的基本目標已經實現,正在轉入深度介入和有效擴展油氣權益的新階段。國際能源合作的歷史經驗證明,進入這一階段之后,能源需求方與供給方、其他競爭方的關系往往更加錯綜復雜,因而需要做出更加主動和全面的戰略規劃,運用更加明智和靈活多樣的策略手段,提高自身對供給方的綜合影響力以獲得后者的持續支持,同時增加在全球能源市場協作機制中的參與和合作,最大限度地減少來自其他競爭對手的干擾和阻滯。
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曾興球:
中國應該伸出援手,積極推動中委合作,保證委國內穩定,擴大我國在拉美地區的能源存在。首先,我國要繼續保持和擴大同委內瑞拉在金融和投資方面的合作,委內瑞拉希望擴大石油出口,中國通過“貸款換石油”的方式增加從委內瑞拉的原油進口是現實、穩妥的合作模式。其次,要將現有合作項目運作好,與委方共同探討新的商務模式,構建完善合理的法律框架,使現有項目正常運行。再者,在適當的時候,以友好的方式為委內瑞拉經濟發展提供建議,促進委內瑞拉調整經濟政策,改善發展模式,推動委經濟健康發展。最后,以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,在取得委官方同意的前提下,與當地社會各方保持正常接觸,為今后中委持續合作、長期發展做好鋪墊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:
根據“優勢互補,互利互惠”原則和中拉合作的實際需要,中拉雙方力求創新合作模式,如中委之間建立中委基金等,使我國在拉美地區能源開發領域的市場占有率、合作渠道、合作范圍等方面均實現了重要突破。這樣做可有效對抗競爭對手的抵制,也有利于我國企業盡快適應拉美資源國的政策環境及行業規范。
我國與拉美能源合作的前景是廣闊的。我國不僅要同拉美國家和地區開展油氣方面的合作,而且應該加快推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,通過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技術創新,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?紤]到水力發電、生物質能源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,拉美國家有可能將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轉向風能、太陽能、核能,從而為我國進入其相關產業的開發與合作提供了機遇和廣闊的前景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孫洪波博士:
在拉美地區,油氣合作并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,需要政治動力、政治意愿和政治支持。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的4個國家中,巴西、阿根廷、委內瑞拉都是拉美地區主要油氣資源國,可見油氣合作是優先討論的領域。此次通過高訪傳遞了我國與拉美地區國家擴大、深化合作的政治意愿,特別是需要鞏固現有合作項目,并對拉美地區投資環境表示關切。
從世界經濟格局和全球能源秩序持續變動的趨勢來看,考慮到中拉資源經濟的互補性,中拉油氣合作將進一步加深。對于拉美國家,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是經貿和能源多元化合作不可或缺的選擇。對于我國,拉美地區不但是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化經營合作的戰略目標地,而且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,也具有地緣多元化上的戰略替代意義。此外,拉美地區快速增長的油氣產量將對全球油氣供應產生增量貢獻影響,有可能對“亞洲溢價”起到平抑作用。中勘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
歐佩克創始國
1960年9月,伊朗、伊拉克、科威特、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召開會議,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,維護石油收入。同年9月14日,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(OPEC)。如今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。
委內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出口國之一,石油儲量世界第一,生產的主要是重油和超重油,在世界油氣格局深刻變革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資源民族主義
“國有化”和“資源民族主義”已成為媒體解讀21世紀拉美新一輪油氣政策變化的代表性關鍵詞。事實上,資源民族主義是資源國的合理要求。根據憲法規定,當前所有拉美國家都擁有其自然資源的權利,資源權益歸國家所有。對資源國而言,其政策設計是實現“租金”的最大化。油氣合同模式變化是拉美資源國“國有化”的核心。而資源國的政策選擇是政府的理性行為,鑒于對油氣收入的財政依賴,油氣價格變化對合作成本收益分配結構的改變,以及資源國內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條件的改變都有可能促使政策調整。
數說中拉油氣合作
20年——
從1993年中標秘魯塔拉拉油田7區塊開始算起,中拉油氣合作已走過了20年的歷程。
7000桶——
作為走出國門實施國際化經營的第一個海外合作項目,秘魯塔拉拉油田6/7區原油日產水平由接管初期的600多桶,提高到7000多桶,使瀕臨廢棄的百年老油田起死回生,在秘魯石油界引起轟動。
665.7萬噸
中國石油拉美公司今年上半年生產原油665.7萬噸,生產和經營雙雙實現“時間過半,完成任務超過半”。
1億噸——
20余年來,中國石油在拉美地區累計生產原油超過1億噸。
26萬人——
中國石油在拉美參與的社會公益事業遍布各個領域,直接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,受益群眾和扶貧幫困對象超過26萬人。 |